2月17日晚多部門同步發布全面注冊制改革文件正式稿,標志著A股市場注冊制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從首發相關制度文件來看,正式稿與征求意見稿內容基本保持一致,對于主板網下發行比例相關要求進行修訂,取消原有網上有效申購倍數超過150倍時網下回撥后發行比例不得超過10%的要求,預計主板網下最終發行比例約20%~30%,從而帶動2023年全年打新收益率預期小幅上調。
摘要
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及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等部門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配套制度規則,全面注冊制規則正式稿落地。
繼2023年2月1日全面注冊制改革文件征求意見稿出臺, 2月17日多部門同步發布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配套制度規則正式稿共165部,其中證監會發布的制度規則57部,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等發布的配套制度規則108部。全面實行注冊制制度規則的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注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主板網下發行回撥比例調整帶動2023年全年打新收益率預測小幅上調。
根據兩交易所發布的《首發承銷細則》,取消原征求意見稿中關于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超過150倍時回撥后無限售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10%的要求,僅保留網上有效申購倍數50~100倍時回撥20%,超過100倍時回撥40%的規則。結合網下初始發行比例要求的60%~70%,考慮到按照歷史經驗新股發行網上有效認購倍數基本都在100倍以上,回撥后最終網下實際發行比例預計在20%~30%,高于征求意見稿時預期,由此帶動2023全年打新收益率預測小幅上調。
創業板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正式啟用,3月4日起兩交易所正式接受主板新上市申請。
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創業板“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上市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創業板未盈利企業上市大門正式開啟。同時,公告明確,適用該標準上市的企業需屬于“先進制造、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未盈利上市企業科技創新屬性提出要求。根據證監會和兩個交易所發布的相關工作銜接安排,交易所將在2月20~3月3日期間接受已在證監會審核的主板企業首發申請,3月4日起接受主板新企業申請。目前已在證監會通過發審委并取得核準批文的企業仍可延續改革前規定執行(截至2月17日此類企業數量為4家),而已通過發審會未取得核準批文的企業可選擇按照改革前規定在證監會推進行政許可程序也可選擇停止推進程序而向交易所申報(此類企業數量為6家)。
理想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年5億規模AB類賬戶打新收益率3.22%。
中性預測,理想情況下,預計5億規模AB類賬戶2023年打新收益率在3.22%;2億規模的C類賬戶全年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1.95%。
風險提示。
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超預期。
全文
1 全面注冊制正式稿落地,配套制度規則共165部
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證券業協會配套制度規則同步發布實施。2023年2月17日,證監會及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等部門同步發布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配套制度規則共165部,其中證監會發布的制度規則57部,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等發布的配套制度規則108部。內容涵蓋發行條件、注冊程序、保薦承銷、重大資產重組、監管執法、投資者保護等各個方面。證監會及交易所發布的全面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中,與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業務有關的文件超30項,主要包括首次公開發行相關的上市審核業務、發行與承銷業務、網上與網下發行業務等細則。全面實行注冊制制度規則的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注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2
正式稿調整主板回撥比例,創業板未盈利企業上市規則啟動
2.1
主板回撥后網下發行最低比例從10%提升至20%
主板正式稿回撥規則調整后預計網下發行最終比例約為20%~30%,由此帶動主板打新收益率小幅高于預期。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發布的《首發承銷細則》正式稿,相較征求意見稿而言,在回撥規則上,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主板網下發行“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超過150倍的,回撥后無限售期的網下發行數量不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證券數量的10%”的要求,僅保留了網上有效申購倍數50~100倍時回撥20%,超過100倍時回撥40%的規則。結合主板網下初始發行比例要求“公開發行股本不超過4億股(份)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于公開發行證券數量的60%,公開發行股本不超過4億股(份)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于公開發行證券數量的70%”的要求,按照歷史經驗網上有效申購倍數基本均在100倍以上,由此主板網下發行回撥后最終比例約為20%~30%。從而,相較于征求意見稿預期,主板注冊制改革落地后全年打新收益率有望小幅高于原預期。
市場發生重大變化時,可要求網下投資者繳納一定比例保證金。根據交易所《首發承銷細則》,“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要求網下投資者繳納不超過擬申購金額20%的保證金”。而對于要求投資者繳納保證金的項目,同時要求“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按照公正、透明的原則,在發行與承銷方案中明確收取認購保證金及網下投資者棄購時保證金的處理方式等安排,并在發行公告中披露?!毙枰⒁獾氖?,這一保證金繳納規則在原本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發行承銷細則中亦有要求,但雙創板塊注冊制改革至今尚未有項目使用繳納保證金要求。本次主板注冊制改革后,關于保證金繳納相關規定主板與雙創板塊統一,且征求意見稿與正式稿關于這一條的表述完全一致。
2.2
創業板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正式實施
創業板正式發布通知啟用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六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可獲準采用該標準上市。創業板發布《關于未盈利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相關事宜的通知》,提到“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中“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上市標準正式實施,屬于先進制造、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創業企業可適用該規定?!毙枰⒁獾氖?,這一上市標準在2020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之初便被列入上市規則,但當時要求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一年內不啟用。此次通知發布也標志著創業板未盈利企業上市大門正式開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登錄創業板,進一步豐富板塊企業多元性。
3 2023全年打新收益率預期小幅上調
中性預測下,理想情況下5億規模AB類賬戶2023年打新收益率在3.22%。主板考慮Q1采用核準制發行,Q2~Q4采用注冊制發行,中性情況下,假設:1)發行規模:根據2022年新股平均募資金額及發行節奏,考慮科創板、創業板全年分別發行120只、140只新股,平均募資規模分別為20億元、12億元。主板預計核準發行下主板平均募資額為12億元,發行家數30家,而注冊制改革后,預計Q2~Q4主板平均募資額將上升至20億元,考慮到注冊制改革落地初期發行節奏往往加快,考慮Q2~Q4主板發行家數為90家。2)賬戶數量:根據2022年情況來看,科創板AB類賬戶預計為4000戶左右,C類4000戶;創業板AB類賬戶3500戶,C類3500戶;主板核準制下AB類賬戶仍預計為6000戶,C類7000戶,注冊制下由于仍向個人、其他法人和組織詢價,參與戶數預計與核準制下類似;3)入圍率:從2022年情況來看,入圍率基本穩定在70%附近,取平均值70%測算;4)上市漲幅:9.18新規后注冊制板塊出現破發,新股首日漲幅呈周期性波動,整體而言科創板漲幅分化較創業板更為明顯,參考2022年新股首日表現來看,科創板新股取首日漲幅取10%、20%、30%做敏感性測試,創業板新股首日漲幅取20%、30%、40%做敏感性測試;主板核準制下取60%、80%、100%做敏感性分析,主板注冊制下考慮到主板的板塊流動性與創業板接近,首日漲幅取20%、30%、40%做敏感性測試。
中性預測下,100%入圍下,1)雙邊打新:5億規模的AB類賬戶單賬戶全年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3.22%;2億規模的C類賬戶全年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1.95%。2)單邊打新:1.2億規模AB類單賬戶滬市單邊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2.85%,深市單邊打新預計收益率為3.04%。1.2億C類單賬戶滬市單邊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1.09%,深市單邊打新增厚收益率預計為1.15%。
4 風險提示
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超預期。